核心目标
* 将球投进对方篮筐得分,并阻止对方在自己的篮筐得分。
* 比赛结束时得分高的球队获胜。
基础得分规则
1. 投篮得分:
* 三分球: 在三分线外区域投篮命中,得 3分。
* 两分球: 在三分线内区域投篮命中,得 2分。包括上篮、扣篮、近距离跳投等。
* 罚球: 在罚球线上投篮命中,得 1分(每次罚球机会命中得1分)。
比赛基本流程与时长
1. 比赛时间:
* 通常分为 四节 (国际上通常是4节 x 10分钟,NBA是4节 x 12分钟)。
* 每节之间有短暂的休息时间(节间休息),中场休息(通常在第一节和第二节结束后)时间较长。
* 比赛计时钟在球出界、犯规、暂停等情况下会暂停(称为“净比赛时间”)。
* 如果在第四节结束时双方打平,则进行 加时赛。每个加时赛通常是5分钟(时间长短可能根据不同联赛规则略有不同)。如果第一个加时赛后仍平局,则继续进行第二个、第三个加时赛,直到分出胜负为止。
2. 开球:
* 比赛开始时,由裁判在中圈进行 跳球,双方各派一名球员在中圈跳起争抢裁判抛起的球。
* 后续节次或特定情况(如争球)也会进行跳球(或采用球权交替拥有规则)。
3. 攻防转换:
* 得分后: 对方球队在底线外发球进入场内。
* 出界: 球触及界线或界线外的地面、人员、物体,或持球球员踩线/出界。球权判给最后未触碰球的对方球队,在出界地点附近发界外球。
* 违例: 进攻方违反规则(如走步、二次运球、24秒进攻超时、球回后场等),球权判给对方球队,在违例发生地点附近发界外球。
* 犯规: 防守方因非法身体接触被判犯规。根据犯规类型和地点,进攻方可能获得:
* 界外发球权(非投篮犯规且未达到全队犯规次数时)。
* 罚球机会(投篮犯规、全队犯规次数达罚球状态时的非投篮犯规)。
* 抢断: 防守球员直接从进攻球员手中夺走球。
* 盖帽: 防守球员在进攻球员投篮出手后,在空中将球拍掉或改变方向(未犯规)。
* 篮板球: 投篮不中后,双方球员争抢弹出的球。抢到防守篮板球后,立即转为进攻;抢到进攻篮板球后,继续进攻。
常见违例(非犯规性质的违规行为)
* 走步: 持球球员在没有运球的情况下,移动了中枢脚(轴心脚),或运球开始/结束时移动中枢脚不合规。俗称“带球走”。

* 二次运球: 球员在运球结束后(收球),再次开始运球。
* 脚踢球: 球员故意用脚或腿的任何部位去踢或阻挡球(通常是无意触碰到不算违例)。
* 球回后场: 控制活球的进攻方球员将球传回或运回自己的后场(即之前进攻方向的前场)。
* 3秒违例: 进攻球员在无球或有球状态下,在对方限制区(通常指篮下油漆区)内停留 超过3秒钟。
* 防守3秒违例: 仅限于NBA等少数联赛。当防守球员对位的进攻球员不在身边时,该防守球员在限制区内停留 超过3秒钟。
* 5秒违例:
* 发球5秒: 发界外球的球员必须在5秒内将球传给场内队员。
* 被严密防守5秒: 持球球员被一名或多名防守球员在约一手臂距离内严密防守,且没有运球、传球或投篮动作达5秒。
* 8秒/10秒违例: 进攻方必须在 8秒(FIBA规则)或10秒(NBA规则) 内将球从后场推进到前场。
* 24秒违例: 进攻方必须在 24秒 内完成一次投篮尝试(球必须触及篮筐或进入篮筐)。如果投篮命中、对方犯规、球权转换(如对方抢到防守篮板),则24秒重置。
常见犯规(非法身体接触)
* 打手: 防守方在进攻方运球、投篮或持球时击打到对方的手臂或手。
* 阻挡: 防守方在进攻方球员的行进路线上,未能提前建立合法防守位置(双脚着地、正面朝向对手),或者发生在进攻球员腾空后,导致非法身体接触。
* 撞人/进攻犯规: 持球的进攻方球员冲撞已经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球员。
* 推人: 球员用手或身体非法推挤对方球员。
* 拉人: 用手或手臂非法拉扯对方球员。
* 非法掩护: 做掩护的球员在移动中与对方发生接触,或者掩护时没有给被掩护者留出反应空间和距离。
* 技术犯规: 针对球员、教练员或球队席人员的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(如谩骂裁判、挑衅对手、故意延误比赛、暴力行为等)。通常判给对方 1次罚球 和 随后的一次球权。严重或累计多次技术犯规会被驱逐出场。
* 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/恶意犯规: 针对那些动作过大或不必要的、过分的身体接触。通常判给对方 2次罚球 和 随后的一次球权。情节严重者会被驱逐出场。
犯规的惩罚
* 球队犯规次数:
* 每节比赛,当一支球队犯规累计达到一定次数(通常是4次或5次,具体规则因联赛而异),之后发生的所有防守犯规(非投篮犯规),即使不是投篮动作,被犯规方也将获得 罚球机会(通常罚2次)。
* 投篮犯规:
* 对投篮队员犯规: 如果投篮命中,计得分并加罚1球(“And One”)。如果投篮未中,则根据投篮地点判给相应次数的罚球(在三分线外投篮罚3次球,在三分线内投篮罚2次球)。
* 非投篮犯规:
* 在球队犯规次数未满时,通常判给被犯规方在犯规地点附近发界外球。
* 在球队犯规次数已满时,判给被犯规方 2次罚球(无论犯规发生在何处)。
其他重要概念(初级理解)
* 位置: 通常分为控球后卫、得分后卫、小前锋、大前锋、中锋,各有主要职责。
沙龙365客服电话* 暂停: 教练员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请求暂停(通常是死球状态时),用于布置战术、调整人员或打断对方势头。每队每场比赛可暂停的次数有限。
* 替补: 球员可以在死球状态下被替换上场/下场。
* 加时赛: 如前所述,用于解决平局。
初级理解要点总结
1. 投进篮筐得分: 三分线外3分,线内2分,罚球1分。
2. 比赛分节打: 通常四节,打平加时5分钟。
3. 基本动作别违规: 别走步、别二次运球、别用脚踢球、别超时(24秒进攻最重要)。
4. 篮下少停留: 进攻方别在对方篮下待超3秒。
5. 身体接触要合法:
* 防守方别打手、别阻挡。
* 进攻方别撞倒站定的防守人(撞人)。
* 推人、拉人都不行。
6. 犯规有代价:
* 投篮犯规:没投进就罚球(投2分就罚2次,投3分就罚3次),投进了加罚1次。
* 某节犯规太多(4或5次):后面每次犯规对方都可能罚球(即使不是投篮动作)。
* 态度恶劣或动作危险:技术犯规/恶意犯规(给对方罚球+球权),可能被罚出场。
7. 球权转换: 进球、出界、违例、犯规(有时)、抢断、盖帽、篮板后都会转换球权或得分。
记住:篮球规则细节很多,不同联赛(NBA、FIBA国际篮联、CBA等)规则也略有差异。作为初级理解,抓住以上的核心概念,就能看懂大部分比赛进程和裁判判罚了。多看看比赛,结合实践,规则会越来越清晰!